top of page

2024.04.20 聽聞軌理(四)

  • Admin
  • 2024年4月22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
  每週一句

斷器過:器覆、器污、器漏。

​具六想:病想、醫想、藥品想、療病想、善士想、久住想。

  回家作業

練習把生活中原來覺得是負擔的,轉心為莊嚴。

(廣論P17, LL1)


 


  聽聞前行 刻意練習聽聞前行,直至成為習慣】廣海明月 第95講 00:00 – 02:11)

在上《廣論》之前,請大家還是要觀察一下自己的相續,調整一下自己的動機,要把自己的續流調整到準備聞法的一個狀態。那麼準備聞法的狀態和其他的狀態有什麼不同呢?最根本性的就是它的目的非常地明確──為了利益無窮無盡的有情,必須去希求佛果。在這樣的一個動機下,我們所做的聽聞,才會符順於我們所學習的大乘教典。
在平常忙忙碌碌、不停更換所緣的狀態下,有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忽略我們的動機,在這些可能是很瑣碎的事務中消耗了生命的光陰,對自己三業的省察可能也沒有那麼嚴格。但是在聽聞的時候,因為我們的所緣都是法義,所以比較容易將所聞的法義來觀察自己的現行,率爾、率爾觀察三門,然後調伏,其實這樣是比較方便的。
在每一節課之前,聽聞動機的策動是很必要的一個習慣,非常希望大家能夠養成這樣的一個習慣。因為在我們還沒有學《廣論》之前,我們是沒有這樣一個習慣的,我們不知道在聽聞前的發心,乃至思惟聞法勝利做前行是這麼重要的。因為如果前行沒有的話,其實會影響正行;正行如果被影響了,那所迴向的可能也有太多的染雜。所以前行從來都是很重要的事情!前行做好了之後,正行可能就會很少失誤;再按照上師教我們的去迴向的話,聽聞這一座法所累積的資糧可能就是非常可觀的,或者是我們生生世世受用不盡的一個資糧。


 


  上週課程回顧 思惟聞法所有勝利、於法法師發起承事、斷器三過】


 

  成佛地圖



  本週學習主題 道前基礎—聽聞軌理】



本週廣論原文—正聽軌理 (P17L5-L7)

此三對治,經說三語,謂善,諦聽聞,意思念之。此亦猶如菩薩地說,「希於遍知,專注屬耳,意善敬住,以一切心,思惟聽聞。」

白話譯文

如何對治這三種過失呢?大乘經典中,有人向佛發問,佛總說三句話,就是「好好的聽,仔細的聽,聽完以後,要如理思惟,一心憶念。」這就像《菩薩地》所說:「如果希望能得到佛智,遍知一切,就應該全神貫注,用耳傾聽,心意要善、要敬,以全部精神去聽聞,然後如理思惟。」




  本週廣論原文—正聽軌理  (P17LL6-LL3)

依六想中,於自安住如病想者。如入行云:「若遭常病逼,尚須依醫言。況長遭貪等,百過病所逼。」延長難療,發猛利苦,貪等惑病,於長時中,而痛惱故,於彼應須了知是病。迦摩巴云:「若非實事,作實事修,雖成顛倒。然遭三毒,極大乾病之所逼迫,病勢極重,我等竟無能知自是病者。」

  白話譯文

聽聞時應具有下列六種想:(一)把自己當作病人來想。如《入行論》所說:「如果患了一般疾病,都還須要按照醫生的指示醫治。何況是無始以來伴隨我們的貪、瞋、癡三毒與其他無數煩惱病,更須要長期治療。」這種時間已經拖了很久,難以治癒,並會帶來劇烈痛苦的三毒煩惱,長久以來,就是引起身心痛惱的真正原因,我們必須真正去了解、處理這煩惱病。迦摩巴說:「如果修行的方法不正確,卻當成正確的去修,是不會有成就的,但實際上,我們正受三毒煩惱大病的傷害,病情極為嚴重,而我們竟不知道自己是病人。」



  本週廣論原文—正聽軌理  (P17LL2-P18L2)

於說法師住如醫想者。如遭極重風膽等病,便求善醫,若得會遇發大歡喜,隨教聽受恭敬承事。如是於宣說法善知識所,亦應如是尋求, 既會遇已,莫覺如負擔,應持為莊嚴,依教奉行,恭敬承事。攝德寶中作是說故,「故諸勇求勝菩提,智者定應摧我慢,如諸病人親醫治, 親善知識應無懈。」

  白話譯文

(二)把說法師當作醫生來想。假如患了嚴重的風膽等疾病,必定會四處尋求好醫生,如果能遇到好醫生,心裡一定十分歡喜,自然恭恭敬敬聽從指示。同樣的,對於宣說正法的善知識,也應如此殷重尋求,既已找到了,就不要覺得是負擔,應視為最美好莊嚴的事,依他所教導的照著去作,恭恭敬敬的承事師長。《攝德寶》中這樣說,「所有追求無上菩提的勇者,這是真正具有智慧的人,他 一定會摧伏自我的驕慢,就像病人親近醫生一樣,我們親近善知識應該無所懈怠。」



  本週廣論原文—正聽軌理  (P18L3-P18L4)

於所教誡起藥品想者。如諸病者,於其醫師所配藥品,起大珍愛。於說法師,所說教授,及其教誡,見重要藥已,應多勵力,珍愛執持,莫令由其忘念等門,而致損壞。

  白話譯文

(三)把善知識的教誡當成良藥來想。就像病人對醫生所開立的藥方視為珍寶。對說法師所說的教授以及日常的教誡,了解其重要性之後,應多努力修習,珍愛執持,不可因為忘念等,而損壞珍貴法藥。


  本週廣論原文—正聽軌理  (P18L5-P18LL3)

於殷重修起療病想者。猶如病者,見若不服醫所配藥,病則不瘥,即便飲服。於說法師所垂教授,若不修習,亦見不能摧伏貪等,則應殷重而起修習,不應無修,唯愛多積異類文辭,而為究竟。是亦猶如害重癩疾,手足脫落,若僅習近一二次藥,全無所濟。我等自從無始,而遭煩惱重病之所逼害,若依教授義,僅一二次,非為完足。故於圓具一切道分,應勤勵力,如瀑流水,以觀察慧而正思惟。如大德月大阿闍黎《讚悔》中云:「此中心亦恆愚昧,長時習近重病疴,如具癩者斷手足,依少服藥有何益。」由是於自作病者想,極為切要。如有此想,餘想皆起。

  白話譯文

(四)把殷重修行當成治療疾病來想。就像病人明白自已若不按時服用醫生所開的藥,病是不會痊癒,所以就按時服用。對說法師所說教授,若不照著修習,當然不可能摧伏貪等煩惱,所以應該殷重修習,不應該不修,而只是喜愛積集更多異類的文字,而以為這就是佛法。就像患了痲癩病,病情已嚴重到手腳都潰爛脫落了,若僅服用一二次藥,自然無用處。

我們從無始以來,遭受煩惱大病逼害,如果僅依照完整教授的內涵,偶爾修習一二次,那是絕對不夠的。所以我們對圓滿具足整體佛法內涵的教授,唯有勤加學習,像瀑布流水般強猛,又不間斷,以觀察慧而如理思惟,才能真正對治無明重病。大德月大阿闍黎在《讚悔》中說:「我們的心長夜都在無明愚痴中,平常習性都與三毒大病相應,如痲癩病者手腳都快斷了,還只是稍微服一點點藥,又有何益處?」因此,能把自已當作病者想,極為重要。如有此病想,其餘五想就自然跟著生起。



 


  分享討論時間


©2025 北23秋991班幸福列車 版權所有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