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2024.08.24 性載法師—與善知識心靈對話



 


Q1:學廣論至今一年多,有時覺得很相應,但一小段時間沒上課,感覺就退退退,如此反覆反覆。請教法師是否也有類似的經歷?在無限生命中該如何精進?
A1:後面業果的段落會講,只要是曾經做過的事,就會在我們內心留下一種習氣,如果去做別的事,就會增長其他習氣。我們沒有常常去增長某個力量的時候,它會慢慢慢慢變弱,這是正常的。師父講過一個概念:「可以慢,但不要退。」就是在無限生命中,要一生一生接續前面學習的內容。還沒到達高量修行人的程度前,我們都很依靠環境、很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。基本上只要生活圈(其實就是你身邊的這些同行善友)都還在,把它慢慢增長回來就可以了。

 


Q2:未來我們要成佛的道路,是不是一定要經過出家這道程序?
A2:基本上應該很難不經過這個程序。對於想要成佛來講,出家不是一個外在的形象而已。出家最核心的內涵是戒律。想在修行上快速地進展,主要是靠受戒的所依身。還沒學習前,我們對戒律的感覺是一種繫縛,但它真正限制的是什麼?是讓我們未來生起痛苦的那些起心動念。
此外,它增長善心的速度也很快,幫助我們在遇到善知識的引導時,在生命裡留下一種深刻的力量;未來再遇到這個法,能夠快速地跟它相應、能夠接續。受戒的所依身能讓修道的進程加快。可以把它想成一個交通工具:用走的可能要很久,但搭火車、坐飛機會快很多。師父甚至說,有些地方不搭飛機根本去不了。
我在僧團學習的經驗是,真正要體會到戒律的內涵,其實不是那麼容易。能遇到教法住世的時代、以出家身學習,對現在跟未來利益都非常大,所以我們會選擇這樣的做法。
不過說實在的,一般來講,我們剛出家的時候,其實都是一種衝動而已。有些人宿生善根被師長啟發,以前可能出過家,然後某種業力現起,先感果,就先出家了。有些人可能其他的業力先現起、先感果,就過不同的人生。但其實遇到師長、遇到教法,假設我們宿生走在這條路上的話,事實上我們的路程是一樣的。

 


Q3:假若想以成佛為目標前進,但這一世很難出家了,可以如何為將來做準備?
A3:第一個一定是要好好學《廣論》。我們僧團有辦剃度法會,歡迎你來參加。看人家剃度、種善根也是不錯的做法。主要還是我們對佛法的內涵要有更深入的理解,造下對到三寶境時有歡喜心的業,這點最重要。歡喜心會讓我們增上,增長內心力量。只要能遇到三寶,然後內心歡喜的力量不斷在增長,其實就很有機會。

 

Q4:關於「心善就在天堂、就是佛;心惡就在地獄、就是魔」,以及「我們每一個人本來就是未來佛,只是目前在地球磨練心性」,請益法師的看法。
A4:不要急,學《廣論》慢慢就都會學到。佛法所講的,跟我們平常聽到的,有概念上的落差,要稍微釐清——佛法所講的成佛,是要完全證得圓滿的、一切智智的果位,例如釋迦牟尼佛、藥師佛、阿彌陀佛。
我們每個人都有離苦得樂的動力,也有認識什麼是正確、什麼是錯誤的能力。但我們現在是不是佛呢?至少我不是,這一點是確定的。就像一個小孩說:「我未來想當醫生」,他未來可能真的成為醫生,但他現在不是醫生,還是必須經過該經過的學習。
佛教裡的佛和菩薩都有明確的界定,比方說,至少要發起世俗菩提心才是菩薩。不是一句「我想成佛,我很想要幫助別人」,就代表發起菩提心。它必須從觀察內心開始,經過一段滿長時間的學習。因此,「成佛」跟「有佛性」兩個概念是不一樣的。
關於「心善就在天堂,心惡就在地獄」這一點,事實上,我們現在就算是內心很邪惡的人,也還在人間。地獄沒那麼好過,它是一個非常長、不斷受苦的生命狀態,很難中間就出來,這不是人間能看得到的。其實就是不要急。《廣論》後面都會講到。此外,「魔」的概念可以稍微釐清一下。地獄裡就是受苦的有情。「魔」不在地獄裡,是在天界裡福報很大、能力很強,但是排斥佛法、障礙佛法的天人。

 


Q5:平常我們說忍是「心上一把刀」,或者是在別人的行為跟我們的想法牴觸時能忍住不生氣,請問這跟佛陀的忍,差異在哪裡?
A5:忍的定義、體性在《廣論》第286頁。忍有三種內涵:耐怨害忍、安受自身所生眾苦、及善安住法思勝解。「此等違品亦有三種」的意思是,在沒有這三種忍的情況下,我們內心會現起三種不同的狀態,這叫「違品」。
為什麼要講「違品」呢?就像請一個最厲害的全壘打王來解釋打全壘打、揮棒打到球的感覺給我們聽,即使講得再清楚,講完後,我們能體會嗎?不能。因為語言、文字能表達的內容,跟實際親身經歷有距離。講「違品」是一種學習方式,就是講沒有生起正確的之前,我們平常會現起的、相反的那個是什麼。如果聽懂「違品」是什麼,相對能感受到正確的是什麼。
忍辱的違品是什麼呢?耐怨害忍的違品是「瞋恚」,安受自身所生眾苦的違品是「瞋恚及怯弱心」,而及善安住法思勝解的違品是「不解無其樂欲」。瞋恚心,最粗淺的描述就是我們遇到一件事情,內心從不高興,然後慢慢變強,到不太能控制情緒,乃至於進一步想反擊的一個心理狀態。佛法裡的忍,並不是所謂的忍耐,而是透過佛法去理解,生起瞋恚這樣的心理狀態,對我本身有害,而且沒什麼道理,對自他都不好。反過來它會告訴你,如果這時候能生起「對治法」,就是透過學習,生起另外一個力量來抵銷這個瞋恚,那才是我們要學的東西。
比如說我們學騎腳踏車,要學會的是什麼?平衡感,也就是一種控制相反的力量的能力。為什麼剛開始學騎腳踏車的人控制不住呢?他抓不住那種感覺。踩上腳踏車的時候,有個重心會出現在你跟腳踏車之間。重心不穩的時候,它會向右偏或向左偏,有一個力量讓車子倒下來。你要透過身體去控制這個重心。第一,你要認得它。第二,你要掌握它,乃至於控制它,這才叫做「學會」。
對治力的意思就是,當你踩在腳踏車上,行進中生起一個會跌倒的力量時,你能透過自主的能力,在人跟車之間生起一個力量,把它拉回來,這就是所謂的對治法——把那個會跌倒的力量對治掉,讓它回到平衡的狀態。學會這樣的一種力量,表示你內心生起了對治法。
同樣地,遭到一個境界的考驗,內心生起瞋恚,就像你平常騎腳踏車騎得好好的,今天遇到一個洞,然後就晃動了,這就是偏掉的時候。如果內心有對治法,就可以把它現起,把那個瞋恚的力量給對治掉,讓內心回到平穩的狀態。如果在三種違品,也就是瞋恚心、怯弱心、不解無其樂欲這三種錯誤的心理狀態生起時,我都有能力把它消除掉,那就是學會了佛法的忍。

 


Q6:我們常說要感謝佛的功德。我很感謝佛把佛法帶給我們、帶領我們成佛,讓我們身心自在,但是有東西吃、有好的生活,不是我自己的業力帶來的嗎?為什麼要歸到佛的功德上面呢?
A6:如你所說,一切都是我們的業感沒錯,但可以從觀察內心開始,先觀察一下自己或別人。比方說一個沒有學習、沒有經過教導的小孩,通常想的事情比較少、比較不顧別人,很多的良善的特質沒有被開發出來。今天一個小孩之所以能長大,過所謂的好日子,應該不會有人反對,其實是有父母跟老師的教導,才能成就的一種狀態。
「到底一個有情在這個世界上要怎麼樣得到快樂」是佛法最主要談的內容。雖然我們眼前有很多得到快樂的方法,但是在一生一生延續的過程中,能真正得到最究竟的快樂嗎?或者反過來說,你覺得現在的生命裡沒有痛苦,但如果沒有善知識引導,其實我們就跟那個小孩一樣,很多時候不知道怎麼做,對自己跟對別人都好。
也許我們會想:「我天生就有這樣的善心、我經過自己的努力......」,這一點也不否認。可是如果把時空拉大,沒有善知識的引導,我們生命的發展是往哪個方向呢?如果我的生命一直沒有值遇善知識,有時候遇到傷害我的人,是不是會升起一種想報復或絕望的心情?這種心情若是不斷增長,事實上我們未來的生命是不會快樂的。
詳細講的話還有很多深刻的內涵;以後你們有機會誦《般若經》,會讀到如果一個時代沒有佛出世,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。也可以思考,比如說一個未開發國家,在那樣的世界裡,如果沒有一個有德行的人或有智慧的人去引導,那邊的有情可能就一直過著某一種等級的生活,沒有辦法做出一個很全面性的翻轉跟改善。
以佛的功德來講,有一個比較不共的點。佛陀或菩薩這種修行已經非常高量的聖者,因為悲憫有情來到這個世間。只要對祂們生起一念的善心、歡喜心,可能就有能力讓一個有情從惡趣裡超拔出來。那是祂本身透過修行成為所謂的「具力業門」,就是一個殊勝境界,對祂做一點點的傷害或利益,對我們的苦樂都會有很大的影響,這是在佛法業果道理之下所闡述的一種實際內涵。
如果談業果的話,第一個要先了解「業決定」的內涵,不然就會變成宿命論——一切事情都是業決定的,那我還要做什麼選擇嗎?這一點在學業果的時候會廣泛地解釋。

 


Q7:現實中很多父母可能一輩子都在傷害子女,酗酒或暴力等等。對這樣的父母,我們還是必須遵循佛法業果裡說的供養或孝順嗎?不能拋棄這樣的父母嗎?
A7:我理解你的意思,的確有很多父母沒有盡到照顧孩子的責任,我們不否認這個事實,但佛法講的是我們內心如何看待這件事。我不是很喜歡一開始就把業果搬出來,套業感緣起的公式,有時候還不理解的人聽了會不舒服。我們換一個角度講,今天如果內心生起一個善,肯定對我們跟別人未來都是好的,但實際上遇到境界時,要做到什麼程度,其實是看當時的因緣可以選擇的,沒有一定只能怎麼樣。
核心概念在於,對內心生起的善要能堅持,惡要能斷除;這樣的因,未來就會感得好的結果。因為過去的業,的確可能會有一些不好的外在因緣出現。面對這樣的環境,思考的核心是要如何改善現況,而且是從長遠的角度看,眼前種下正確的因。如果他今天一直傷害我,我又沒辦法扭轉他,他造的是惡業,也是一個不好的事情。這時候是可以做出一些抉擇的,沒有說一定要一直處在那個環境裡無謂地受苦。
以前中共進入西藏的時候,把很多修行人關起來。那時候有個仁波切,他出來後有人問他:「被關的時候,你最害怕的是什麼?」他回答說:「我最害怕的,是失去利益一切有情的心。」包含那些傷害他的人。但他沒有說,我今天要一直被關在那裡。能夠出來,當然還是會出來。
同樣的原理,我們今天能掌握的是,面對境界時讓善念增長,不要讓惡念增長,然後隨分隨力,本身的條件能做到什麼程度,盡量地做。做不到的部分,我們也是很希望讓善意圓滿,這個概念很重要。

 

Q8:社會上有一些人假借佛法的名義,實際上是斂財或行惡,大家也不清楚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善知識,一味地追隨。該怎麼分辨?
A8:師父在《廣論》裡提供一個共世間的角度,叫做品牌。因為不會分,那你就找大品牌。大品牌是什麼意思?就是這個圈子裡大部分人共同承許的,比如說三大寺的仁波切、法王,就是在佛教界大部分人共同承許的善知識。
在還沒有真正決定要成為弟子前,我們跟他的關係都是「法友」,就是一起學法的朋友,沒有依止法的關係、師徒關係。即便法師跟你們也沒有任何師徒關係。如果你依止日常師父或真如老師的話,那我們就是同門師兄弟。很多居士會說「弟子覺得如何如何」,法師聽到時,通常會理解為你謙稱自己為三寶弟子的意思,而不是師徒關係。
你一旦決定要認某個人為善知識,他也接受你,就形成確定的師徒關係。最容易形成的師徒關係,以我們現在的條件來講,就是去接受傳法,比如說在線上接傳承 (註:接傳承跟只是聽開示不一樣,你可以聽開示,但是沒有接傳承,也就是沒有接受傳法,將傳法者當成法友一般,聽聽他對法的看法。當然,聽法還是要恭敬法,才能得到利益。) 你一旦接受,基本上你內心就認定他為善知識。第二個是你給他受戒,那還是必須認定他為善知識。因為不認定他為善知識,有可能得不到戒體,這在佛法裡有明確的解釋。
對於已經依止的善知識,觀察一段時間後,如果覺得行為好像不太好,怎麼辦呢?看《廣論》第36頁倒數第三行:「謂於教授遵行無違,此是主要。」這是在講作師所喜。接著:「『報恩供養者,謂依教奉行。』設若須隨師教行者,若所依師引入非理及令作違三律儀事,如何行耶。」這一段是說,他如果叫你做一些違背律儀或不合理的事,要怎麼辦呢?《毘奈耶經》就是戒經,裡面有明確地講:「若說非法,應當遮止。」就是不要做(這一點有很多討論的空間)。接著引《寶雲經》說:「『於其善法隨順而行,於不善法應不順行。』故於所教,應不依行。不行非理者,《本生論》第十二品亦有明證。」經典教理上就是這麼講的,如果你根據教理判斷,覺得這是不合理的行為,可以不要做。
但這邊有一個蠻重要的補充:「然亦不應以此諸理,遂於師所,不敬輕眥而毀謗等。」就是不要因此不恭敬,乃至於毀謗,默默離開即可。然後〈尊重五十誦〉說:「應善辭謝而不隨轉」,就是要善巧地婉拒,不需要跟著他轉。
所以有兩個層次,第一個是抉擇善知識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,第二個是,可能選的時候我條件不足,選了之後發現好像怪怪的,不太對,其實可以離開。但畢竟已經有師徒關係,不要毀謗自己的善知識。

 

Q9:我對因果業報的理解,是物理學中的作用力跟反作用力,一切都來自於我,在我拿回自己的力量時可以圓滿。請益法師的看法。
A9:「因果報應」應該不能說是作用力跟反作用力。如果大家還記得,我去年上的那個業果課,有舉一個彈吉他的例子。師父也是用物理來解釋業果,而且解釋得非常漂亮,是我聽過最好的。也不用到量子力學,古典物理就可以了。
業力是什麼?就是你所做的一個行為留下的力量。比如說今天看到一隻可憐的狗狗,你剛好手上有一塊餅乾,因為悲心策動,就對牠做了一個餵食的行為,造了一個業。這個業會在你心裡留下一個力量,就叫業力,而這個力量是可以被觀察的。(業果很深邃,它有三種階段:可被觀察的、可被推理的,還有不可被推理也無法被觀察的;在佛法叫顯現分、隱蔽分跟極隱蔽分。一般人都跳到極隱蔽分學習,然後問題一大堆,我建議大家從顯現分學起,這樣問題會少很多。)
你餵狗狗吃一個餅乾的心意,這樣一個力量會在你心裡留下來、可以回想得起來。「我今天早上給那隻狗吃餅乾」——想起來自己也蠻高興的,表示有留下感覺嘛對不對?常常餵狗的人,跟只餵過一隻狗的人,感覺的強烈程度也會有差別。常常幫助別人,跟偶爾幫助別人,在幫助別人的時候,內心的感覺其實不一樣,得到的回饋也是不一樣的。
業的力量我們稱為業力,而這個業力未來會有果報的。如果今天布施飲食給別人,未來可能就飲食無虞,總是可以吃得很好,或是就健健康康,如是因如是果。那業是什麼呢?其實你把它想成一種能量,也可以是一種波。上次講彈吉他的譬喻。吉他的聲音發出去後,它就出去了,或是你把石頭丟進湖裡,漣漪就出來了,那是一種波動、一種能量。事實上水沒有動,它只是上下振動,傳遞出去的是它的能量,業力就像是這樣的一種能量,在心裏留下一種波動,這個波動會波動到任何一個有情的心裡。
假設我今天造了一個惡業,以後你們在學「四力懺悔」的時候會學到如何懺罪、如何消惡業。因為業已造不失,出去的不可能消除,它出去就出去了,怎麼消除呢?比方說,把一個石頭丟進水裡,湖面就上下波動。如果你有能力從石頭正下方的湖,用一個同樣的力量往上打,產生一個反向的波動,只要這兩個波動方向相反,力量相等,這兩個波就直接抵銷了。兩個波都出去了不會回來,但可以相互抵銷,這叫懺悔的造業。
懺悔的重點是:我當初做的時候一定有某一種概念,導致我做這樣的行為。所以想消除這件事情,一定要有另一個相對的概念,然後造一個相反的業。悔的特色是自然生起「我怎麼會做這種事情呢?」這種念頭,內心裡的概念真的轉過來,發現說「我這樣做是錯的」。當然這個錯就有深淺的內涵的差別,會影響最後造出那個反向波的效果,有好跟不好的差別。
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意思是,當我推這個桌子的時候,桌子會給我的手一個一模一樣的力量。業果不是作用力跟反作用力。業果是你的力量出去之後,它不會回來。但這個力量的譬喻,只能譬喻到最開頭。我今天做了一個業之後,未來會成熟一個果報,就像你把一個種子種進土裡,它未來會結出一個大樹,乃至於結出果實。我最初出去的力量就是業種籽,它經過陽光空氣水適當的潤澤,業力會慢慢成熟長大,最後結出果實,我就受用這個果報。如是因如是果。

 


Q10:我的了解是,拜佛是希望跟佛陀學習,但不明所以的外在儀式很多,我想要瞭解其中深層的意涵。
A10:佛法所有外在儀軌都有它相應的內容。的確在這個時代,已經漸漸不理解很多儀軌為什麼要這樣做,比如說要唸幾遍等等,這是一個問題。我們學《廣論》,就是從最根本的地方重新建立概念。
所有外在儀式都有更深層的意涵,比如說拜佛理由可以有很多,像是求保佑,就是你希望有一件事情發生。以前師父在的時候,因為修行很高,在三界六道中很有名,當時好像有日本的龍王來找師父。他是一個本來是當龍王的龍,被下屬反叛。那個下屬知道需要福報,就拼命地供養三寶,後來真的篡位成功。被篡位的龍王來找師父,請求幫忙。聽說師父有開導他們,把位子還給那個原本的龍王。
為什麼會講這個例子呢?想講的是,我想要的東西不一定是好的,但只要對殊勝境造作善法,福報夠,就很容易得到。這種概念其實是共外道的,外道也相信某種程度的業果,只是究竟的業果內涵,有些外道不承許。
佛菩薩不會出手幫你做壞事。但是只要你對殊勝境做好事,禮拜、拜佛等等,是會產生福報的。就像好好照顧爸媽,想要的事情就很容易成辦,不管你想要好的或壞的,都可以成辦。我們造作的善有分內心的跟外在行為的,重點是內心的。你只要有禮拜佛菩薩的行為,基本上就會累積到福報。心願能圓滿,一種可能是你本身福報夠,一種是佛菩薩也來幫忙完成你的善願,這是都有可能的。
以禮拜這件事來講,它的內涵是什麼?其實都不離業果的道理。業果是這個世界最主體的內涵,這是一個業果的世界,但不是我們平常理解的那樣。我們平常能觀察到的現象跟它背後的業果,到底怎麼樣完美地結合而沒有互相矛盾,這一點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,對於業果的內涵做深刻的理解。慢慢會通後,你會發現原來真的完全不相違。世間人能觀察到的是它最淺層的部分。有時候我們會說今天運氣很好。事實上,沒有運氣好這件事,一切都是如是因感如是果,別別業感別別果,沒有一絲一毫的差錯。
掌握這個內涵,就掌握了你的生命。業果內涵不外乎我們自己的起心動念,所以只要掌握了起心動念,你就掌握了命運的咽喉,掌握了關鍵扼要處。我們只要把正知見的內涵掌握好,就能主動創造想要的人生,這就是佛法一開始告訴我們的事情。


每個儀軌都有修法的內涵。修法內涵的主體性分為兩大類,上士道在講菩提心的時候,有個很好的譬喻,叫「刈草磨鐮」。刈草就是割草,割草前要先磨鐮刀。如果你把刀子磨得很利,割得就很快。它譬喻什麼呢?刀子就是我們的心,如果用很厲害的善心,例如菩提心,跟一種浮浮泛泛的世間心做同樣的事情,造就的福報功德落差很大。
刈草磨鐮就是我們想得到果報,必須累積福德資糧或智慧資糧。修行的內涵主要分成兩大類,一種就是在磨鐮刀,一種就是去割草。比如說在座上修法,就是思惟、聞思,這個過程是在磨鐮刀。他眼前沒有去做什麼行為,但內心不斷地串習、修持,調整起心動念,突破錯誤的認知,轉變自己的心。另一種就是拿轉變成就的心去利益其他有情,這就是去割草。兩件事情都是必須的。在上士道的後面會廣泛探討,想要成佛,這兩件事都不能少。想著「我就發心好就好了,何必廣行六度呢?」或「我多利益別人就好了,為什麼要練習我的發心呢?」,兩種都不行,想要成佛、想要生命增上,這兩件事情是必須搭配起來的。
「輾轉」就是割草的時候,你會發現鐮刀哪裡不太好用,再去磨刀的時候,你就知道這裡要磨好一點、要怎麼磨才可以讓我割草更快更好,兩個東西會產生一種互相的理解。
我在解釋什麼呢?就是所有修法儀軌,大抵不外乎這兩個主要內涵。一種儀軌是透過儀軌文調伏內心、轉變內心的想法,一種儀軌是會有禮拜,旋繞、讀誦或布施等等的行為,這兩種儀軌不外乎是要把這兩件事情做到位,就是我們所謂透過儀軌做修持的意思。


 


班長希望我跟大家做一點憶師恩前行,我思考了一下,想跟大家分享我第一次參加憶師恩的事情。師父2004年示寂,所以第一屆憶師恩是在2005年。我認識福智團體剛好是師父示寂的時候。我在新竹念碩一,一個大學好友,也是介紹我學廣論的人,來參加師父的圓寂法會,找我借房間睡覺。我在隔年2月左右學廣論,10月參加第一屆憶師恩法會。
我念大學時常常有一種疑問,到底怎麼過這一生,然後要選擇什麼樣的工作、人生等等。雖然接觸了很多,也問了很多同學或學長姐,但一直沒有讓我內心完全接受的一種角度、一種人生價值觀。甚至最根本的問題是,有時候在談這種問題,我覺得對方可能沒有很理解我想表達什麼。
我認識了一些團體的師兄姊,他們都跟著師父學習了很長一段時間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在跟一個師姐談話的時候,她以極快的速度理解我要表達什麼,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遇到一個人,這麼高速完全掌握我想表達的內容。我們表達一件事情,通常會一層一層鋪陳推進,因為最根本的想法其實是很難表達的,直接講出來,對方可能會理解錯誤。那次談話,好像十五二十分鐘不到,我就講出這輩子從來沒有辦法講出來的東西,然後她就理解了,並且提出其他想法。我很驚訝地發現,我跟不上她的速度,不太能理解她想引導我、告訴我的事情是什麼。這件事在我內心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。
我第一個遇到的法師好像是如證和尚,然後如俊法師、如英法師。特別是如俊法師,他真的是稀有的人類,很厲害。我那時候聽如俊法師上課,印象最深刻的是,怎麼有人能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表達得這麼清晰。還沒學習之前,我覺得內心雖然有很多感受想表達,但遇到高手,被問一問之後,會發現不是很確定自己在講什麼,很快就打結了。遇到法師的時候,我就覺得這很不可思議。
但不管是誰,每次講到師父,在他們的眼裡,就是一個不可思議的高。我那時候想,你們都已經這麼厲害了,師父在你們講起來......因為我畢竟沒有自己遇到,就聽他們講。他們在講以前跟師父學習的經驗、修行提升的經驗的時候,我就覺得說:真的有這樣的人嗎?
剛剛講的是,剛接觸團體的時候,我遇到了一些人。後來慢慢學習才發現,在佛法裡,增上環境很重要,就是我們外在的環境很重要。而增上環境裡,最重要的是什麼?就是人。遇到對的人,對我們生命的影響非常大。出家越多年,我對這件事情的感受越深。因為看到很多,不管世出世間,有些人一生原本是很平凡的狀態,但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,就大翻盤,這種人很多。
那時候他們講到師父,給予師父一種非常高的......從眼神就會透露一種......我很難理解,到底師父在你們眼裡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。以前聽過很多的講法,比如說在師父眼前,不管你講什麼,就很像X光機的感覺,他可以看穿你所有的心思。我以前對這種事情很難相信。後來進僧團,第一次遇到老師,有機會跟老師講話,我才慢慢體會到以前法師或師兄姊在講什麼,就是善知識對我們內心的一種透徹的理解跟認識。
我們以前跟老師開過幾次會,可能就說我們這件事情想怎麼做,會覺得想得很周密了。但是,當老師提出第一個問題的時候,我們法師就互看一眼,這個問題這麼簡單,為什麼當初都沒想到呢?善知識看著我們的那種眼神,真的很特別,就是很少在生命裡遇到這樣的人,那又是另一個我很難理解的生命層次跟高度。如果大家有機會遇到像這樣的善知識,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情,很珍貴啊。
我第一次參加憶師恩的時候,也是搞不清楚狀況,大專班老師邀著一起去,就去參加了,到現在只記得人很多。早年會播師父的一些影片。有兩個影片,我印象非常深刻。
第一個是師父要在美國講《廣論》的那個影片,就是沈家楨居士打電話給他,希望這一次開了之後就不要停。師父聽他這麼講,就說他知道他在表達什麼,以前開了很多次的課,但都講到小貓兩三隻,最後只剩下一個人,就他自己。一直以來,很多次都是這樣的結果。師父講一講就開始哭。師父在哭什麼呢?我那時候很難......。我印象很深刻的是,師父說,人家不是聽你講什麼,人家還要看你的行為。師父說他非常清楚,不用人家來看,我的行為怎麼樣自己很清楚。通常我們講這句話,可能是覺得自己很厲害,不用你來這個。但我覺得師父完全不是這種心態,他是一種對自己內心的深度理解,觀察知道自己做得不好,然後他在改善,希望真正把這樣的好東西帶給別人的一種心情。我看到那個畫面的時候非常、非常感動,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給我這種感覺。
第二個影片是師父他年紀很大的時候,已經身體很瘦,說:我這個病得苦哈哈的,但是內心的快樂完全是兩碼子事情。當時我看那個畫面,心裡是一種很單純的震撼,就覺得說,今天竟然有一個老人家,看起來真的蠻辛苦的,因為很瘦,好像三四十公斤而已,一百七十幾公分,但他講出那個心裡的快樂、完全兩碼子的事情的時候,那一種輕鬆,內心自在的感覺,讓我覺得這是什麼情況?就是很難相信。
這一點,我一直到進僧團很多年後,才漸漸能夠體會跟一點點的理解。有一句話叫「積厚流光」——如果我們的心走在正確的路上,不斷地累積累積累積,會呈現出一種很深厚的狀態,有極強大的光明的力量。我很嚮往那種力量,但事實上,今天真正開始學的時候,完全不得其門而入。能在內心找到那條路,然後一路走上去,我覺得這就是佛法引導我們、想要告訴我們的事情。
雖然很多人都有無限生命的概念,也認同無限生命,但是無限生命實質的內涵是什麼?我覺得這一點不是很容易。經過比較久的學習之後,我才能區分心靈跟物質層面的問題。比如說,我今天跟朋友出去玩,一起開開心心做了一件事,回來之後也很開心。開心不就是心靈的事嗎?所以這是追求心靈?不對,這是追求物質。怎麼區分兩者的差異呢?這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描述的事情。
有一本書蠻推薦大家的,是師父早年介紹過的《我見過的靈界》。作者史威登堡是十八世紀瑞典一個很有名的科學家,眾多世間成就都非常高。他有通靈的能力,可以讓心識脫離身體到靈界去看。五十歲後,他就不再管世間的事,完全投入靈學的內涵探索,最後留下《我見過的靈界》這本書,現在被珍藏在大英博物館。
我進僧團的時候,法師推薦我看。我看到中間就看不下去了,因為覺得很乾枯。當時我並不是很了解所謂心靈的內涵是什麼,在還沒有完整學習佛法的內容之前,其實很難。前一陣子的淨智營,在師父開示中講到了《死亡九分鐘》跟《我見過的靈界》。因為這個因緣,我回去重看那本書,兩天就看完了,沒有一頁是想跳過的,就一路把它看完,而且能比較清晰地理解追求心靈與追求物質的差別。
其實是起心動念的問題,什麼意思呢?人本來就是心靈跟物質的和合體。比如說,奶茶是茶跟奶的和合體。當你看到奶茶,會認為它的本體就是奶茶,不是茶,也不是奶,這是我們內心對境的一種認知方式。奶茶雖然是和合體,但沒有經過剖析,我們對它的理解就是一個單獨的東西。我們的生命是心跟身體的和合體,但我們在認知生命的時候,沒有去區分,就認為它是一個單一的獨立個體。我們的起心動念中,生起一個念頭的時候,自然就會為了「我」這個和合體而忙。為了「我」而忙,其實裡面有兩種成分——你是為了身體而忙?還是為了心靈而忙?
今天我們肚子餓了,想吃一口東西,這是為了什麼而忙?這肯定是為了身體而忙。喝完這個東西後,我內心覺得很快樂、很滿足,這難道不是我的內心嗎?是,快樂的是你的心沒有錯,但是你為了什麼而忙,這才是問題。
沒有意識到「我」有心跟身體這兩件事的時候,我每一天追求的事情、覺得應該怎麼樣、要做什麼的這些起心動念中,很多時候都是為了身體而忙。而且不是只有這個身體,我要過得好,還要一些其他外在的物質條件,需要錢、需要房子、需要妻子先生小孩......。在這所有事項當中,哪些成分是心靈、哪些成分是物質,沒有學習之前,其實我分不出來。一直到把這兩件事情分開之後,我再回去看《我見過的靈界》,才理解原來史威登堡在三百年前寫了這本書,就是為了解釋這件事。
講這麼久,是希望我們對這件事有所認識,把生命花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。因為肉體畢竟會消失,可是心會延續。如果弄錯了......書中舉了一個例子,就是一個人已經死了成為鬼魂,在酒吧裡看到別人喝酒,因為他生前為了這個而忙,養成愛喝酒的習慣,成為鬼之後,就一直去抓那個喝酒的人的杯子。因為他抓不到,所以內心非常痛苦,這叫做惡趣。惡趣的形成,跟自己的內心有很大的關係。如果他內心沒有這個習氣,其實不用受這個苦。
這就是差別,為了物質而忙,弄錯了,越推越後面,會發現這樣下去是痛苦的,這是業果道理。要想辦法在顯現分認識到為了心靈而忙就不會這樣。所以剛剛講師父他年紀大的時候病得苦哈哈的,但他內心裡的快樂,師父說完全兩碼子事情。師父的心已經鍛鍊到完全不受身體的影響,真正快樂的狀態。
今天都還沒談到什麼很高深的功德、證德,就只是所謂心靈提升這一條路,到底可以走到什麼程度。我當時只是很感動,一直到今天才慢慢理解,為什麼會對我內心產生這麼大的、強烈的一種震撼。因為在那個影片裡,師父開顯了一條我生命裡完全沒想過的路。這是我當年參加第一次憶師恩法會,在內心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事情。
雖然讀了很多佛經,也聽了很多法、很多佛的功德,可是我們內心都會有一種感覺——這些東西離我很遙遠。因為離我很遙遠,所以就不會覺得我的生命必須在這個方向上前進,或是做些什麼。可是,當我們的生命中出現了這樣一個人,在我們眼前呈現這種狀態,那種感覺會自然地被摧毀。因為他已經在眼前了,我可以跟他講話;他想教我的東西,是我手可以拿得到的,是我眼睛可以看得見的,是我耳朵可以聽得到的,那種感覺非常地強烈。
對一個不熟悉佛法的凡夫來講,如果能遇到一個善知識,在我們生命裡出現,對內心的震撼其實非常強大。它對我們內心能往善的方向前進的力量,也真的非常強大。我覺得這是我參加憶師恩法會第一年,印象最深刻的事情。因為你們也是第一次參加,跟我一樣,所以分享這麼一段心得給各位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




(以上內容經課程組義工節錄編輯,非完整原文,僅供參考,歡迎交流討論)


Comments


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.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