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2025.02.08 修習軌理(二)

  • Admin
  • 2月8日
  • 讀畢需時 6 分鐘

已更新:2月22日

每週一句

  • 以諸最勝妙華鬘,伎樂塗香及傘蓋,如是最勝莊嚴具,我以供養諸如來。(供養支—有上供)

  • 最勝衣服最勝香,末香燒香與燈燭,一一皆如妙高聚,我悉供養諸如來。(供養支—有上供)

  • 我以廣大勝解心,深信一切三世佛,悉以普賢行願力,普遍供養諸如來。(供養支—無上供)

  • 我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瞋癡,從身語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懺悔。(悔罪支)

  • 十方一切諸眾生,二乘有學及無學,一切如來與菩薩,所有功德皆隨喜。(隨喜支)

  • 十方所有世間燈,最初成就菩提者,我今一切皆勸請,轉於無上妙法輪。(請轉法輪支)

  • 諸佛若欲示涅槃,我悉至誠而勸請,唯願久住剎塵劫,利樂一切諸眾生。(請住世支)

  • 所有禮讚供養佛,請佛住世轉法輪,隨喜懺悔諸善根,迴向眾生及佛道。(迴向支)

  回家作業

  • 工作或生活,六加行用得上嗎? 可以怎麼用?

  • 師父在開示悔罪支時,提及「證人入罪」、「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」,該如何理解?我能認同嗎?(手抄第3冊P232-P233)


 


  聽聞前行 新年快樂 吉祥如意2016年 真如老師的新春祝福 (影片)



 


  祖譜&家訓 —〈皈敬頌〉



 


  上次課程回顧


 

  成佛地圖


  本週學習主題 道前基礎—修習軌理】


本週廣論原文—七支行願 (P43L3-LL5)

供養支中,有上供者,「以諸最勝」等兩頌。最勝華者,謂人天等處,所有眾多希有散華,鬘謂配貫種種妙華。此二種中,皆有一切或實或假。伎樂者,謂諸樂具,若弦若吹,若打若擊。塗香者,謂妙香泥。勝傘蓋者,謂諸傘中諸勝妙者。燈燭者,謂香油等氣香,光明及摩尼寶有光明者。燒香者,謂配眾香,或唯一種所燒燃香。勝衣服者,謂一切衣中最勝妙者。最勝香者,謂妙香水供為飲水,以氛馥香遍三千界所熏水等。末香者,謂妙香末可撒可燒,或積為堆,或畫壇場,支配顏色形量高廣等妙高峰。聚者加於前文一切之後,有眾多義及莊飾義並種種義。

白話譯文

七支供養的第二支:供養支,分為「有上供養」與「無上供養」兩種。關於「有上供」,在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中有兩個偈頌:1. 「以諸最勝妙華鬘,伎樂塗香及傘蓋,如是最勝莊嚴具,我以供養諸如來。」2.「最勝衣服最勝香,末香燒香與燈燭,一一皆如妙高聚,我悉供養諸如來。」偈頌中「最勝妙華」,是指人間、天上等處,的眾多珍貴稀有的散花。「」是指將各種上妙花朵層層串起成的花環。包含所有真花及製作的花。「伎樂」是指弦樂、管樂、打擊樂等。「塗香」是指芬芳的香泥。「勝傘蓋」是指眾多傘中最勝妙者。「燈燭」是指香油等氣味芬馥而光線明亮者,以及會放光的稀貴珍寶。「燒香」是指調和香及單一的薰香。「最勝衣服」是指所有衣物中最勝妙者。「最勝香」是指供水用的香水:以馥郁遍傳三千大千世界的香氣所薰成的香水等。「末香」是指香粉,可以拋撒、焚燒、積成香堆,或是用作繪製壇城的彩粉,層層疊積,形量高廣就如同須彌山。「」字可加在上述每一項供養物之後,有「眾多」及「莊飾」的意義,還有「各種各樣」的意思。


  本週廣論原文—七支行願  (P43LL4-LL2)

無上供者,「我以廣大」等一頌。言有上者,謂世間供。此中乃是諸菩薩等,神力所變微妙供具。頌後二句,於前一切不具足此二句義者悉應加之,是說敬禮及諸供養所有等起及其境界。(此與漢文稍有出入)

  白話譯文

關於「無上供」,在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中有:「我以廣大勝解心,深信一切三世佛;悉以普賢行願力,普遍供養諸如來」這一偈頌。「有上供」是世俗的供養,「無上供」是諸菩薩等眾多具大神力者所變現的上妙供物。偈頌中的最後兩句,在前面所有偈頌中,不具足這兩句意義的,都應該加上去,這是說明禮敬以及諸多供養的動機及其對境。(此與漢文稍有出入)


  本週廣論原文—七支行願  (P43LL1-P44L2)

悔罪支者,「我昔所作」等一頌。依三毒因,身等三事,其罪自性謂我所作,此復具有親自所作,及教他作,或於他作而發隨喜。總攝一切說「諸惡業」,應念此等所有過患,悔先防後,至心懺除,則昔已作,斷其增長,諸未來者,堵其相續。

七支供養的第三支「悔罪支者」:就是「我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瞋癡,從身語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懺悔」這一偈頌。提到我過去所造的種種惡業,都是由於無始以來,貪、瞋、癡三毒熾盛的緣故,才會造下身語意三門惡業。這樣的本質就是「我所作」,其中包括了自己親自所作、指示他人去作,以及隨喜他人所作。統攝這一切而說為「諸惡業」。如果能憶念這些惡業的過患,以懊悔往昔、慎防將來之心而至誠懺悔的話,則能使先前已作的中斷其增長,未來將作的截斷其餘流。


  本週廣論原文—七支行願  (P44L3-L4)

隨喜支者,「十方一切」等一頌。隨念此五補特伽羅所有善利修習歡喜,猶如貧者獲得寶藏。

七支供養的第四支「隨喜支」即「十方一切諸眾生,二乘有學及無學,一切如來與菩薩,所有功德皆隨喜」一頌。偈頌的意思是憶念十方一切眾生,聲聞乘、緣覺乘的有學及無學,一切如來及菩薩,對這五類補特伽羅所作善業的利益,修習宛如貧人獲得寶藏的歡喜。


  本週廣論原文—七支行願  (P44L5-L6)

勸請轉法輪支者,「十方所有」等一頌。謂於十方剎土之中,現證菩提,獲得無著無障礙智,未經久時,變爾許身,勸請說法。智軍阿闍黎作「現證菩提」而為解釋。

七支供養的第五支「勸請轉法輪支」,就是「十方所有世間燈,最初成就菩提者,我今一切皆勸請,轉於無上妙法輪」這一偈頌。這個偈頌是說,在十方剎土中,只要有現證菩提,獲得無執著、無障礙佛智的聖者,在他剛剛證果的時間內,我願立刻化現成同等數量身,到佛面前,請求說法,為眾生轉妙法輪。此處是以智軍阿闍黎的「現證菩提」來解釋這一偈頌。


  本週廣論原文—七支行願  (P44L7-L8)

請住世支者,「諸佛若欲」等一頌。謂於十方剎土之中,諸欲示現般涅槃者,為令發起一切眾生究竟利益,現前安樂,故變無量身,勸住佛剎微塵數劫,不般涅槃。

七支供養的第六支「請住世支」,即:「諸佛若欲示涅槃,我悉至誠而勸請,唯願久住剎塵劫,利樂一切諸眾生」的偈頌。對於十方佛土中示現將要般涅槃的諸佛,為了眾生究竟的利益以及現前的安樂。我都願立刻化現成無量身,到佛面前,祈請能在等同佛土的極微塵數的劫中,久住世間,不般涅槃。


  本週廣論原文—七支行願  (P44LL5-LL4)

迴向支者,「所有禮讚」等一頌。以上六支善,表舉所有一切善根,悉與一切有情共同,以猛利欲樂迴向令成大菩提因,永無罄盡。

七支供養的最後一支「迴向支」,即:「所有禮讚供養佛,請佛住世轉法輪,隨喜懺悔諸善根,迴向眾生及佛道」一頌。以上述六支的善行所表徵的一切善根,與一切有情共有,以強猛的欲求心迴向為圓滿菩提之因,令其永無窮盡。


  本週廣論原文—七支行願  (P44LL4-P45L1)

如是了解此諸文義,意不餘散,具如文中所說而行,則能攝持無量德聚。此中禮敬,供養,勸請,請住,隨喜五者,是為順緣積聚資糧。悔者是除違緣淨治罪障。隨喜支中一分,於自造善,修歡喜者,亦是增長自所作善。其迴向者,是使積集淨治長養諸善,雖極微少,令增廣多。又使現前諸已感果將罄盡者,終無窮盡,總之攝於積集,淨治,增長無盡三事之中。

若能如此理解這些詞句的意涵,心不散逸於其他地方,如文所述緩緩修習的話,就能攝持無量福聚。七支供養中,禮敬、供養、請轉法輪、請佛住世、隨喜這五支,能積集修道的順緣資糧。懺悔支是淨除違緣罪障。隨喜支當中,對自己行善修習歡喜的部份,也會增長自身的善業。迴向是使積聚、淨除、增長的諸多善法,縱然微少也能增長成極為繁多,並使短期內已經感果將要罄盡的善業,也能永無窮盡。歸結起來,總攝為積集、淨除、增長無盡三者。


  本週廣論原文—三事求加  (P45L2-P45L4)

次令所緣明了顯現,供曼陀羅,應以猛利欲樂,多返祈禱,謂「維願加持,從不恭敬善知識起,乃至執著二種我相,所有一切顛倒分別,速當滅除。從敬知識,乃至通達無我真實,所有一切無顛倒心,速當發起。及其內外一切障緣,悉當寂滅。」

加行六法的最後一項是「三事求加」。其次明晰顯現所緣而供曼陀羅 (諸佛的壇城),應以猛利欲求心,多番祈禱:「祈願加持, 1.從不恭敬善知識起,直至執著二種我相之間,一切顛倒之心速疾滅除。2.從恭敬善知識起,直至通達無我真實性之間,所有無顛倒心都順易生起。以及3.一切障礙悉數息滅。」



 

  分享討論時間


  寫下新年新希望


©2025 北23秋991班幸福列車 版權所有

bottom of page